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在全党全国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背景下,我就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党员应具备的“四种意识”作了一些思考,并写成了题为《关于党员意识问题的思考》一文,将在近期《湖南城市学院学报》发表,今年4月15日的《湖南城市学院报》(总第168期)已刊出文章的一部分,题目为《谈谈增强党员意识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我今天以“共产党员必须增强四种意识”为题,向各位汇报我对“党员意识”这个问题的学习与思考。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今天主要汇报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四种党员意识的提出及其内涵
二是党员意识淡漠的表现及原因
三是增强党员意识的有效途径
为了传递正能量,第一个问题讲得多一点,介绍三位共产党员楷模,正面典型;第二个问题讲得比较少,只简单罗列一点现象,简要分析一下原因;第三问题,如果时间不允许,就请大家去看《湖南城市学院报》(总第168期)。
党员意识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是党员理想信念和政治觉悟的具体体现,是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识和使命意识的综合体现。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部分党员的党员意识淡漠了,其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党员意识并非天生就有,也不能一劳永逸,可以在发展党员时培养党员意识,在教育管理中增强党员意识,在自我修养中提升党员意识。——文章摘要
一、四种党员意识的提出及其内涵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号召全党:“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必须增强使命意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早就强调:“认真学习和遵守党章,增强党员意识,……使党员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党员意识问题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
党员意识,是党员行为规范在观念上的反映,通俗地讲,就是一名共产党员,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要意识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心系人民群众,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所谓意识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就是要对自己独特的社会身份、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有清醒认识,对党的纲领与任务、组织与纪律、党员的权利与义务有深刻认同,以党员标准约束自己,自觉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群众利益在前,个人利益在后。从根本上讲,党员意识就是党员的先进性意识,是党员理想信念和政治觉悟的具体体现。下面结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四种意识”,谈谈本人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1.忧患意识。中华民族是一个饱经忧患的民族,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兴国,逸豫亡身”,这些古训正是中华文明所孕育的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中国共产党人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重要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我们党自建立以来,之所以能从只有50多名党员的小党,发展成为拥有8000多万党员并且长期执政的大党,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一批批党员干部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时刻保持艰苦奋斗作风,居安思危,不断强化忧患意识。在新的历史时期,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共产党员只有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和冷静的忧患意识,才能激发起锐意进取精神,工作才更有预见性、创造性和实效性,才能不断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胜利。实践证明,忧患意识能激发创新意识。
“百度”了一下“毛泽东的忧患意识”。在求是理论网上找到一篇文章《五个未了“情结”:毛泽东的执政忧患意识》。文章依次叙述了毛泽东的“李自成情结”、“海军情结”、“工业化情结”、“百姓情结”和“‘文革’情结”;表现了毛泽东为保持来之不易的人民政权,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民族振兴,居安思危,艰辛探索,顽强追求的意志和品格;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毛泽东于历史感悟与现实忧患中形成的治国方略和防范措施,特别是作为新中国缔造者所始终具有的执政忧患意识及其丰富内涵。
一、“《甲申三百年祭》要永远读下去”——毛泽东的“李自成情结”
二、“太平洋还不太平”——毛泽东的“海军情结”
三、“没有工业,便没有国家富强”——毛泽东的“工业化情结”
四、“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毛泽东的“百姓情结”
五、“恐将夙愿,付诸东流”——毛泽东的“‘文革’情结”
以上所述毛泽东的五个未了“情结”,包含以史为鉴,防御外侵,工业强国,贴近百姓和巩固政权等内容,反映了自上个世纪中叶以来,他为了保持来之不易的人民政权,为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民族振兴,锲而不舍、顽强追求的一个侧面。其中无一不贯穿着他强烈而持久的执政忧患意识。
邓小平是一位有“终身之忧”的伟大的共产主义者。以中国革命的胜利为标志,他的忧患意识主题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换。转换后,他的忧患意识主要表现为:
忧国家的经济贫穷、科教落后和国防建设薄弱的忧国意识;忧人民的生活改善缓慢和科学文化素质不高的忧民意识;忧执政党的建设本领不过硬、思想僵化和人才匮乏的忧党意识。鲜明特征:忧患与图强的统一;忧患与改革的统一;忧中国与忧天下的统一。
江泽民担任中共党的总书记,是受命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时我党既面临国际上的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又面临国内的一场政治风波,这是一个决定全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江泽民不负众望,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带领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战胜困难,化解风险,从容应对和果断处理国际和国内的突发事件,把新时期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继续向前推进。这就是形成江泽民在新时期忧患意识的时代背景。江泽民在新时期的忧患意识,不但继承了我国历史上爱国志士的忧患传统,而且又发扬光大了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党、为国家和人民谋利的强烈忧患意识。特别是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针对国际、国内和我党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在一系列讲话中,都体现了他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忧党、忧国和忧民的强烈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真实地反映了客观存在的忧患。
2.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意识是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创新能力最直接的精神力量,创新能力实际上就是国家和民族发展能力的代名词,是国家和民族解决自身生存和发展问题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志。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要想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其中每位成员就必须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先进生产力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共产党员只有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过去有许多做法和经验已经不适用了,要根据新的实践要求,重新学习,不断创新,与时俱进。”说到底,创新意识就是一种与时俱进、勇于探索、锐意进取、追求卓越的思想状态和精神风貌,体现在实际工作的方方面面。实际工作中的创新最终是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
载人航天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勇于攻坚的精神、开拓创新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
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从飞船设计、火箭改进、轨道控制、空间应用到测控通信、航天员训练、发射场和着陆场等方案论证设计,都瞄准世界先进技术,确保工程一起步就有强劲的后发优势,关键技术就能与世界先进水平并驾齐驱,局部还有所超越。面对一系列全新领域和尖端课题,科技人员始终不懈探索、敢于超越,攻克了一项又一项关键技术难题,获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生产性关键技术,展示了新时期中国航天人的卓越创新能力。这些重大突破,使我国在一些重要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中国航天人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一定要勇于站在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列,敢于在一些重要领域和科技前沿创造自主知识产权,大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努力在世界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3.宗旨意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的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是每一位共产党员想问题、干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最显著标志。因此,“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习近平同志在2012年全国创先争优表彰大会上强调:“在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共产党员仍然要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想群众之所忧,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需,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实实在在为群众解难事、办好事,把党的宗旨落实到各项工作中。”这是对党员宗旨意识的最好诠释。从根本上说,宗旨意识源自崇高的使命意识。
4.使命意识。使命意识是民族文明进步的精神之本,是人民团结奋斗的力量之源,有了使命意识,我们就有了崇高而明确的奋斗目标,就有了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精神力量。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担当起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无数革命先烈献出了宝贵生命。十八大报告重申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两个百年”目标,就是要激发全党全国人民的奋斗热情。作为共产党员,在新的征程上,我们的工作将更多、要求也更高,责任更大、担子更重,理应时刻牢记党的崇高使命,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永葆政治本色,再创新的辉煌。敬畏使命,勇于担当,敬业奉献,是我们共产党人安身立命、赢得尊重的根本。使命意识是上述三种意识的灵魂,具有统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伊始就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一种强烈的使命意识。
有梦想就有希望,有信念就有力量。这是很多人经受磨砺而后奋起的慨叹,更是我们民族走过几千年沧桑岁月而巍然屹立的写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习近平主席的讲话,深刻阐释中国梦的本质内涵,鲜明揭示无数先贤先辈为之奋斗的理想信念,为我们这代人自觉担当使命、同心共筑中国梦指明了前进方向。
归纳:实践证明,忧患意识能激发创新意识。实际工作中的创新最终是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宗旨意识源自崇高的使命意识。使命意识是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识的灵魂,具有统摄作用。所以,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识、使命意识是密切联系,有机统一的,是党员意识的综合体现,四者缺一不可。
学习党员楷模:杨善洲、沈浩、吴仁宝。三位感动中国人物
草鞋书记:杨善洲——1927年1月生,云南施甸人,2011年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获奖者。1951年5月参加工作,1952年11月入党,原任保山地委书记,1988年退休,2010年10月10日因病逝世。杨善洲同志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曾担任保山地委书记,两袖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上缴给国家。
视频:把一生献给人民的好书记——杨善洲(5分钟)。人民书记、草鞋书记
杨善洲为官之道:当官不摆谱 职权不滥用 民情不忘怀
敬挽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杨善洲同志
上联:人民公仆,艰苦奋斗,恪守职责,于党、于国家、于人民、献出一腔热血;
下联:草鞋书记,克己奉公,淡泊名利,为滇、为保山、为施甸、留下满目青山。
时任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强调——坚定理想信念 坚守人生追求 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
刘云山指出,杨善洲同志之所以成为共产党员的楷模,最根本的是他有着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和崇高追求。杨善洲同志之所以能够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关键是在于他坚持、坚守,对认准了的奋斗目标能够咬定青山、不离不弃,一以贯之、持之以恒,终生践行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恪守人民公仆的精神高地。
刘云山强调,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习他可贵的思想品格、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他的公仆本色、百姓情怀。每个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都应当像杨善洲同志那样坚定理想信念、坚守人生追求,矢志不渝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懈奋斗;应当像他那样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无限忠诚党的事业,无怨无悔地为人民服务;应当像他那样树立强烈的百姓情怀,视百姓为父母、待百姓为亲人,心系百姓、心忧百姓;应当像他那样淡泊名利、廉洁奉公,永不褪色、永葆先进,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
优秀村官:沈浩——生于1964年5月,安徽省萧县人。2009年11月6日凌晨在凤阳县小岗村党委书记任上去世。沈浩1986年毕业于铜陵财经学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安徽省财政厅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副调研员,2004年2月作为优秀年轻党员干部被选派至小岗村担任党支部书记。沈浩在小岗工作期间,先后荣获全国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特别奖、安徽省第二批选派干部标兵、安徽省改革开放“三十人三十事”先进个人、“全国百名优秀村官”等荣誉称号。
2004年2月,作为选派干部,沈浩从省财政厅来到小岗村任党委第一书记。任职6年,他扎根基层,团结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为小岗发展鞠躬尽瘁。2009年11月,沈浩积劳成疾,猝逝在工作一线。
“两任村官沥血呕心带领一方求发展,六载离家鞠躬尽瘁引导万民奔小康。”这副凤阳县小岗村村民流着眼泪写给“好书记”沈浩的挽联,浓缩了沈浩在小岗短暂而绚丽的人生历程。
视频:农民群众的贴心人——小岗村第一书记沈浩(5分钟)
2010年11月,中共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在《大力弘扬沈浩精神 深入推进创先争优》讲话中说:
一要大力弘扬沈浩同志坚定信念、忠诚于党的精神品质,在高举伟大旗帜中创先争优。
二要大力弘扬沈浩同志迎难而上、致力发展的精神品质,在实现兴皖富民中创先争优。
三要大力弘扬沈浩同志锐意改革、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创先争优。
四要大力弘扬沈浩同志心系群众、造福百姓的精神品质,在保障改善民生中创先争优。
五要大力弘扬沈浩同志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精神品质,在保持优良作风中创先争优。
我们党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造福群众,作为党员干部,沈浩同志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得那么纯粹,是我们的光辉榜样。我们要像沈浩同志那样,牢记党的宗旨,永葆公仆本色,一心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天下第一村”带头人:吴仁宝——1928年11月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县华墅乡吴家基,195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高级政工师,高级#from 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www.gkstk.com,全国最大的高考资源网 end#经济师,当代中国农村干部的杰出代表,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原党委书记。曾任江苏省政协常委、江阴县委书记、华西村党委书记、全国小康村研究会会长、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华西集团公司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江苏省江阴县华西村党委、村委、企业集团总办公室主任等职。中国共产党第十次、第十一次、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曾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十大扶贫状元等称号。2013年3月18日,因患肺癌医治无效在华西村家中逝世,享年85岁。
民族宫庄严、肃穆。老书记吴仁宝的遗像挂在正中,两侧是大幅挽联:
上联:八五风云爱党爱国爱村民、艰辛创业、时代先锋、沉痛悼念吴仁宝;
下联:一生仁义慈亲慈友慈百姓、奉献无私、道德楷模、深切缅怀老书记。
视频1:吴仁宝与华西村(5分10秒)
视频2:吴仁宝病逝 大批村民连夜参加悼念仪式(2分41秒)
吴仁宝同志先进事迹
华西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几十年来,华西村在吴仁宝老书记的带领下始终坚持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共同致富不动摇,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动摇,始终坚持率先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不动摇,从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村庄,发展成农工商并举,年营业收入突破500亿元的“天下第一村”,走出了一条经济繁荣、百姓富裕、社会和谐、具有鲜明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为全国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经验,树立了标杆。
学习华西村、学习吴仁宝,就是要学习他们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气魄。吴仁宝老书记常说:“发展是硬道理,不发展最没道理,科学发展是真道理;不怕公有私有,就怕什么都没有”。从2003年起,华西村率先成为全国首个销售收入超百亿、超200亿、超300亿、超500亿的村。他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建设幸福华西,以民本需求倒逼经济转型,以创新型经济为重要突破口,以科技和人才为主导力量,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城市转型力度,不断凝聚和创造新一轮发展新的强大优势。
学习华西村、学习吴仁宝,就是要学习他们富民优先、致富百姓的胸怀。华西既无暴发户,也无贫困户,家家都是富裕户;华西不光想着一村富,还不忘帮助周边村一起富,支持带动全国共同富。他们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认真抓好就业、创业、置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问题,不断总结扶贫帮困、致富百姓的经验,积极探索以富带穷、以强扶弱、共同富裕的新路径,建立健全人民群众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如今的华西村民人均纯收入超8000美金,实现了家家住400—600平方米的别墅,有100—500万元的存款,有1—3辆小汽车,过上了“实现小康、中康、奔大康”的幸福生活。在建党80周年期间,由中宣部、中组部举办的“肩负人民的希望”大型图片展中,称华西为“天下第一村”,称吴仁宝是“天下第一村的带头人”。吴仁宝几十年如一日,忘记节假日、礼拜天,每天工作13—14个小时。任何时候也挫伤不了“三正”(办事认真、处事公正、经营廉政)、“三平”(政策水平、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三守”(守法、守约、守信誉)、“三不倒”(夸不倒、难不倒、下不倒)的标准。
学习华西村、学习吴仁宝,就是要学习他们注重生态、统筹发展的胆略。多年来,华西村一贯坚持环境优先、和谐发展,达到了“三化三园”,不仅实现了工业废水的“零排放”,而且还新建了生活污水处理站,做到了达标排放和循环利用,全村绿化覆盖率达到50.5%。他们始终坚持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一起抓,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一起发展,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发展、污染持续下降、生态持续改善,加快建设青山常绿、碧水长流、蓝天白云、空气清新的生态华西。老书记始终把“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追求。为了能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作贡献,他把共富之路延伸到全国各地,不仅帮助中西部地区20多个省、市、自治区培训县、镇、村基层干部1万多名,带动10多万人脱贫致富,而且还先后到宁夏、黑龙江建设了两个“省外华西村”,建好后又无偿移交给地方。最近几年,又率先通过“一分五统”(村企分开;经济统一管理、干部统一使用、劳动力在同等条件统一安排就业、福利统一发放、村建统一规划),将周边16个村纳入华西共同发展。现在,新的大华西面积30平方公里,人口3万人,社会安定,人心所向,一呼百应,共同富裕。
学习华西村、学习吴仁宝,就是要学习他们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风范。在“富口袋”的同时,华西人始终不忘“富脑袋”,坚持两手齐抓、两手都硬,由原来的“老三无”(无赌博、无迷信、无重大刑事犯罪)到现在的“新三无”(无上访、无告状、无暗斗)。,以“文明华西”、“法治华西”、“平安华西”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平安创建水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学习华西村、学习吴仁宝,就是要学习他们严以律己,廉洁奉公的境界。吴仁宝老书记提倡“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要求老百姓做到的,干部首先做到;要求老百姓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党员干部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始终是“一面为民谋利益的旗帜”。 “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熬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他严格要求党员干部做到淡泊名利、乐于奉献。要明富、不要暗富,明的少拿、暗的不拿。他从70年代起,就给自己立下了“三不”规矩:不住全村最好房子,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拿全村最高奖金(近几年来,上级政府批准给他的奖金,累计有5000多万元,但他分文不取,全部留给了集体)。到如今,老百姓都住上了高档的欧式别墅,他还住在70年代建造的老房子里。华西的老百姓千方百计叫他住好房子,甚至有许多老百姓急得哭,但他还是不肯住。他说:“让老百姓住好房子,比我自己住还要愉快!”同时,他对子女也严格要求。要求党员干部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村民先做到的,自己一家人先做到。受他的影响和带动,全家26口都在华西,每年为集体创造近10亿元的利润。真正做到了“献了青春,献毕生;献了自己,献子孙。”
二、党员意识淡漠的表现及原因
党员要有党员意识,这是最起码的要求。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部分党员的党员意识淡漠了,有的甚至完全忘掉了自己还是一名共产党员。
具体表现在:
有的党员平时不注意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放松世界观改造,理想信念模糊,精神世界空虚,对共产主义感到迷茫,对社会主义失去信心;
有的党员贪图安逸享受,对事业缺乏干劲,对困难缺乏斗志,不想干事,不能干事,也干不成事,甘于平庸,沉醉于觥筹交错,迷恋于迎来送往,热衷于游山玩水,把心思精力耗费在弄虚作假和追名逐利之中;
有的党员缺乏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把群众安危冷暧放在心上,面对群众的疾苦熟视无睹,热衷于“跑部钱进”,静不下心,沉不下身,作风漂浮,完全脱离人民群众;
有的党员背叛了面向党旗宣誓时的庄严承诺,缺乏组织观念和大局意识,不愿意不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支持党组织的工作,关心的只是自己做什么官、提什么级、享受什么待遇,个人私欲膨胀,有的甚至在权利、金钱、美色面前扛不住诱惑,大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和权权交易,最终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造成党员意识淡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党员个人层面来看:长期执政的和平环境使得一些党员革命意志销蚀,艰苦奋斗精神衰弱,逐渐丧失先进性,甚至只想从党的执政地位中得到这样那样的好处,党员意识随之淡漠;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使得一些党员将等价交换原则运用到党的政治生活中来,为老百姓办了一点好事就想图回报,将经济原则与党性原则划等号,党的宗旨抛之脑后;随着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党员比例不断攀升,一些党员缺乏跟普通群众对比的荣誉感,党员意识随之慢慢减弱;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渗入以及国内某些封建主义思想文化的沉渣泛起,对党员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产生巨大冲击,侵蚀着党员干部的灵魂。
从基层组织层面来看:近些年,一些基层党组织盲目追求党员发展比例,放松发展要求,没有对发展对象进行全面调查和严格考察,导致一些不完全符合党员标准、缺乏党员意识的人混进党内;一些基层党组织只重视经济工作,忽视党的建设,没有把党员教育管理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一些基层党组织不能保障和落实党员的基本权利,对困难党员群体关心不够,使得一些党员失去了应有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少数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战斗力不强,加上组组生活不严、民主生活质量不高、监督乏力,加剧了一些党员党员意识淡漠的趋势。
三、增强党员意识的有效途径
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党员意识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是党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重要前提,必须把增强党员意识作为执政党建设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来抓。”那么,怎样才能增强共产党员的党员意识呢?笔者认为,可通过如下三条途径:
1.在发展党员时培养党员意识
党员意识是党员思想上入党的具体体现,在发展党员时,党组织必须把培养党员意识作为重点来抓。可通过如下主要环节来培养新党员的党员意识:
首先,通过教育培训,端正入党动机。在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经常性教育的基础上,再通过基层党校对发展对象进行入党前短期集中培训,或有意识地邀请发展对象参加一些党课学习活动、参观教育活动、党史知识竞赛活动等,帮助发展对象深刻理解党的性质、宗旨、纲领、任务、纪律、党员权利和义务,懂得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端正入党动机,初步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政治觉悟。
其次,通过严格考察,培养组织观念。入党关把严了,入党者才会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党员身份。在考察过程中,个人自传和入党志愿书的如实填写,可以很好地考验入党者对党组织的忠诚度;个人思想的定期如实汇报,培养联系人、入党介绍人、上级党组织委派的专人对入党申请人的谈话教育,能帮助入党者澄清模糊认识,明确努力方向;支部委员会的全面审查、对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征求,以及支部大会的认真讨论等,能帮助入党者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帮助、教育及监督,培养组织观念。
再次,通过入党宣誓,明确政治责任。预备党员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是党组织对新党员进行的一次庄严而又生动实际的党的观念的教育,也是新党员进行自我党员意识教育的良好形式。入党宣誓是预备党员成为正式党员前对党组织的庄严政治承诺。预备党员通过入党宣誓,表示自己愿意承担共产党员的政治责任和使命,表明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和信心,时刻用入党誓言激励自己,努力付诸实践。
最后,严格转正手续,促进思想入党。预备党员预备期满的转正手续,是全部入党手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好党员质量关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检验发展对象思想上是否真正入党的重要途径。预备期思想状况的如实汇报、转正申请书的认真书写、党支部的综合评价、支部大会的讨论表决以及支部书记的谈话教育等,对转正党员思想入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当然,思想入党不能一蹴而就,转正党员要为之终身努力。
2.在教育管理中增强党员意识
从党组织的角度来讲,要加强和改进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及监督工作,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帮助和促进党员增强党员意识。
首先,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党员素质。党员教育是增强党员意识,提高党员素质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效果,党员教育要做到“五性”:一是突出系统性。在教育内容上要根据新世纪、新要求、新考验的特点,系统地对党员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进行以党章为主要内容的党的基本知识和党员标准教育,进行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进行必要的管理理论和业务技能培训。二是加强针对性。由于每个党员所从事的职业不同,经历不同,所处环境不同,因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产生的思想认识问题也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党员教育时加强针对性。例如,对党政机关的党员,要重点进行廉洁自律、公仆情怀教育,使他们认清责任,正确行使权力;对新党员和青年党员,应着重进行党的基本知识、理想信念和优良传统教育,帮助他们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做到思想真正入党。三是坚持经常性。党员教育必须常抓不懈,不断创新,特别要在建立健全和认真落实党员教育工作制度上下功夫,制度化是经常性的重要保证。四是注意灵活性。要改变单调、呆板的教育形式,创新方式方法,努力做到灵活多样,把教、学、娱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五是讲求实效性。要通过调查研究摸准党员的思想脉搏,搞清党员的学习需求,制订切合实际的学习计划,建立科学的学习考核体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回避热点,不躲闪难题,有的放矢,防止走过场。
其次,严格管理监督,增强党员意识。党员意识还需要通过党组织的严格管理监督加以巩固强化。要针对党员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合理调整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把所有党员都纳入党组织的管理之中,绝不允许任何党员游离于组织之外,督促党员践行党章规定,履行党员义务,行使党员权利,遵守党的纪律;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党员民主权利,让党员在党内生活中产生主人翁意识,激发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建立考评约束机制,定期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对群众意见大的党员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对不合格党员及时进行处置,切实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要定期分析党员的思想动态,适时做好心理沟通和疏导工作,及时化解不良情绪,政治上多关心,工作上多信任,生活上多照顾;要教育党员干部进一步强化自我监督和自觉接受并正确对待党和人民群众监督的意识,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提高党员依靠自身力量解决复杂问题和各种矛盾的能力;要建立民主议事制度,拓宽党员参与民主议事决策途径,畅通党员与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信息交流渠道。
3.在自我修养中提升党员意识
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只是外因,党员意识最终能不能增强和提升,还得依靠党员个人自觉加强自我修养,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共产党员要自觉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时刻牢记党员身份,加强党性修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检视自己的思想、道德、作风是否纯洁,查找自身的缺点和不足;要积极参加党的活动,过好组织生活,主动接受批评和进行自我批评,自觉接受组织的监督约束,自觉清除思想上的灰尘和心灵上的污垢。总之,共产党员要“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自觉用科学理论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认识,在大风大浪面前坚持正确立场,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志存高远,把远大理想落实到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上,满怀信心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懈奋斗。”
党员意识并非天生就有,也不能一劳永逸,它需要党组织和党员个人共同不懈努力,才能不断增强和提升。
共产党员要忠诚于党,就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必须增强宗旨意识,必须增强使命意识。
我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